Skip to main content

這幾天

來了幾天,申請了要申請的文作、帳戶,暫時能做的便是等 ~~~
只恨當日只提了中銀一天讓我提出的澳元上限,現在的情況不是無銀用,只是不知要等多久,故留多個錢比較好一點。
所以這幾天沒有參加 Local Tour,只是在 YHA (青年旅舍) 附近走來走去,看看有沒有其他更平的住宿、是否有工作做、有哪兒好玩、想一想下一站去哪 等等
當然亦有跟由不同地方來的 backpackers 聊天,暫時認識到又是 working holiday 的多數是亞洲人 (日本, 台灣, 香港, 韓國, 泰國),他們都說今年工作有兩個問題。
1) 今年的 backpacker 好像比上年多, 每個大城巿都有不少 backpackers 聚集
2) 上年年尾至今年的天氣有點反常,乾的地方比之前更乾,下雨的地方比上年下更多雨,有些農作物可能會失收
更有消息指 由於今年 backpacker 比上年多,所以來年未必會接受 2nd Working Holiday Visa。不過這一點,對在下的影響實在不太大。但對同房的日本 WHV backpacker 來說就十分重大了,因為他一心來澳洲 主要是學 / 練英文的,如果不能申請 2nd Working Holiday Visa 的話,他就不會千辛萬苦地去做 Farm Job 而是繼續參加短期課程進修了。
昨天去了一間有工作介紹的旅行社,見到牆上有個 類似 Job Post 是要找 Computer Geek 去修電腦 XDDD 是找好人的嗎?
晚上跟兩個日本 backpacker 閒聊時,女的一講到中國歷史、三國演義 便興奮若狂,真的嚇了在下一跳。她還說中國四大名著 是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和 [金瓶梅] !!囧TL!!我心想...不是紅樓夢嗎?還是她說的是四大奇書!? 不過作為一個日本人對中國歷史 和 文學那麼有興趣的實在少有 (至少在我認識的日本人內, 不是每個對此有興趣 [咦...我幾時有過日本朋友呢...XDDD])

Comments

SM said…
再一次提提你,如果你有中銀咭係身,而本身戶口有港幣的話,你看看本身張咭後有沒有"PLUS"/"Cirrus"字樣,有的話便可以去全世界任何有以上字樣的提款機拎當地的貨幣,匯率即時計算,手續費為每次二十蚊港幣到,所以一次過拎錢會較為著數,有需要找我吧 ;)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改變

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 今年五月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 - 轉工,亦即是結束我在這間國際商業公司的四年長工。回想到當年,在下帶著一鼓對之前那電訊公司文化的不滿 和 對資訊科技的熱誠,大膽地加入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項目做合約員工。現在想起,真的要為自己當年的決定感到驕傲。沒有當年的勇氣 和 鬥志,沒有每些艱難的項目,今天我也許還是一個 只會怨天尤人 廢中。 以前我覺得跟用戶談需求是浪費時間,寫化碼一定要跟 Sun MicroSystems 的 Java Coding Convention,帶人一定慢過自己做。 今天我懂得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性。我知道有效地將一個訊息傳到聆聽的人 比 自怨自艾 好上一萬倍,也知道沒有人想寫一些不容易維護的代碼,可能只是因為經驗不足、沒有回顧 或 不夠時間⋯⋯等等。還有,一個團隊合作的總輸出 比 各自的輸出 高得多。 在下學會了很多(年紀沒有白長),同時亦知道我懂的只是少部份,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我知道我不知道的 和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有了這些認知,我性情改變了 (雖不知道是因為怕自己血壓再高會有健康問題 還是真的 動心忍性)、平和了。 轉工過後,私人時間多了(當然打電玩的時間還是存在的),亦開始去學一些這些年有想過教但 "沒時間"學的科技。開始時總有點不想改變(隋性),但開始過後又不想停(也是隋性)。現在要去學一種科技真的很方便!YouTube 有很多片教學如何 X 分鐘學懂 YY,很多科技都有免費的培訓 (e.g. Mongo University, MuleSoft.U, etc),閣下只要家裹有台可以上網的電腦,便可以學到各樣科技。 我對之前的磨練 和 工作給我認識很多不同人的機會 是十分肯定的。今天在下只是想分享一下我對自己開始去學"新東西" 的喜悅 jer ~~~ 我真的很快樂 :)

機構目標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

 今早 發生了一個小故事. 是咁的, 今早有位快递員送了一個 生果 籃到在下家. 過了一段時間後, 該 快递員發了個語音訊息給在下, 問可否拍一張 生果 籃的照片並傳給他. 當時在下已跟內子把該 生果 籃拆了, 並將生果放入雪櫃.  該 快递員又發另一個語音 請求如若生果尚在的話, 可以隨意放回再拍照給他, 好讓 他交差.  是日在下十分合作, 如他所願地發了他需要的照片好讓他交差. 在這個故事內, 我可以推斷 / 想像到 該機構 需要快递員 拍照以證明生果 籃在甚麼情況下送到目的客戶地址。但若然  快递員 忘了這一步呢? 若果快递員對閣下作出以上要求, 閣下又會否理會? 在一個人多的機構內, 很多時候都有很多大家都不太明白為何要做, 但大家都正在做的程序。會不會都有跟以上故事差不多的效果? 也許閣下會覺得 在下沒有勇氣對該 快递員 直斥其非, 只敢在這吐糟。不過, 這個是  快递員 的錯嗎? 非也, 是因為香港土地不足!!

工作假期 中 的愛情

早前(四月頭) 看了 Michelle 在 Facebook 上寫的一篇關於旅人愛情和自我反省的文章。 幾日後,我跟一位在 Bundaberg 相識的韓國女生 亦 墮入愛河了。 我們會一起去買菜,然後一起做菜:我煮能力範圍以內的中餐,她煮她拿手的韓菜,飯後我們手拖手去散步,談談兒時的小事、相方文化的差異、彼此的理想 和 夢理。天氣熱時我們一同去游泳,天氣泠時我們鑽入被窩取暖。 當我們告訢家人這個消息時,家妹叫我不要太急進,家慈叫我萬事要小心,提醒我們只是在澳洲萍水相逢;她壽堂亦提醒她 我七月便要回香港,擔心她在我走後的日子很難過。 在開始這趟旅行之前,在下亦搜尋過一些資料,其中一項 禁忌 就是 ... 跟異國人談戀愛。 在我們開始之前,其實女方(Areum)亦很明確地想過,在這趟旅行中,她不想談戀愛,因為她很怕在這個陌生的城巿內失戀,還要一個人繼續旅程。 那...我們為甚麼我們還會如些的笨!?在下可以想到的是,可以愛時就用盡力去愛。將來會發生甚麼事,我們都沒有辦法控制,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珍惜現在。 我們亦想過分別後的溝通方法,電話 / SMS / Email 等等多數是以英文,而她則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其實,在下的英不文不見得好去那裏。但我覺得有心去維繫比用哪種語言更重要。 而且,我們都知道遠距離的戀愛,多數沒有好下場。 我們最後又會如何呢?